既双标又不要脸?足协承认误判却无法改分!VAR成选择性工具了吗
中超的裁判判罚真是越来越看不懂了。就拿上海申花这赛季来说吧,至少四次在关键判罚里被说逃脱红牌处罚,球迷们意见大了去了。
足协评议组后来也公开承认了其中有两次是严重的误判,比赛结果呢? 改不了,涉及的球员也没见有什么追加处罚。
2025年9月3日那天,中国足协裁判委员会评议组公布了第25期裁判评议结果,确认在中超第23轮上海申花对武汉三镇的那场比赛中,申花的外援特谢拉在第40分钟踩踏对方球员邓涵文的那一下,按规则应该直接被红牌罚下。
当值的主裁判邢琦,在VAR都介入的情况下,居然只给了张黄牌,后来被认定为是漏判红牌的错误判罚。
评议组还特别指出说:“武汉三镇队队员率先将球铲出,上海申花队10号队员(特谢拉)在争抢球时使用鞋钉部位,直腿蹬出且未及时收脚,踩踏到对方队员小腿部位,危及对方安全。 ”
展开剩余81%中超首轮他们对阵长春亚泰,申花的球员蒋圣龙踩踏了对方门将吴亚轲的小腿,当值的主裁李海新在看了VAR回放后,还是只给了黄牌,足协评议组赛后才认定这应该是红牌。
还有4月对阵山东泰山的那场,李可踩踏马德鲁加的脚踝,当时什么判罚都没有。
7月对河南队的比赛,吴曦用手阻挡了对手的必进球机会,同样也没吃到红牌。 再加上特谢拉这次,申花这赛季已经四次被指逃脱“极刑”了。
这位主裁判邢琦的执法表现这次又被质疑了,这已经是他本赛季第三次被足协公开确认存在错漏判了。
中超第19轮,青岛西海岸对河南队的比赛补时阶段,他就漏判了河南队一个点球。 中超第4轮长春亚泰对武汉三镇的比赛,他还有过漏判点球和红牌的情况,自己还因此被足协内部停哨了两轮。
有意思的是,虽然武汉三镇俱乐部并没有就特谢拉的犯规提出正式的申诉,因为这次判罚涉及到联赛尺度统一的重要问题,关注度又高,足协评议组还是主动进行了评议。
足协之前明明已经白纸黑字地规定,踩踏对手脚踝及以上的行为一律应该出示红牌。
根据足球竞赛的规则,因为当值主裁判已经在比赛中对特谢拉的犯规做出了判罚,而且比赛结果也已经确认了,所以特谢拉不会受到赛后的追加停赛处罚。
这意味着他可以正常参加上海申花队的下一轮比赛。 这对上海申花来说当然是个好消息,特谢拉可是球队的中场核心和关键球员。
中超裁判的执法尺度已经形成了系统性的偏差,16支中超球队好像被裁判分成了三个明显的层级。
山东泰山队自己孤零零地在“特别严厉”的第一层级,几乎每个动作都被放在显微镜下面看。
上海申花和上海海港则在“特别宽松”的第三层级,好几次在争议判罚里获益。 剩下的13支球队属于“一般严厉”的第二层级。
同样的踩踏动作,出现在山东泰山队的高准翼和泽卡身上时,裁判毫不犹豫地就出示了红牌。
而上海申花队员蒋圣龙踩踏亚泰门将吴亚珂小腿只拿到一张黄牌,两个动作都被VAR清晰地捕捉到了,结果却天差地别。
京鲁大战中,主裁判唐顺齐在10分钟内连出2张红牌,把山东泰山逼得够呛。 吴兴涵飞铲林良铭从黄牌升级成了红牌,泽卡踩踏王刚脚踝直接被出示红牌。
在同一场比赛里,国安球员曹永竞对李源一的铲球动作,鞋底直接踩中了对方脚踝,裁判却什么表示都没有。
VAR技术本来是为了保障公平的,现在好像成了选择性执法的工具。 有数据显示,VAR介入的标准差异率竟然达到了67%,这直接导致了好多起争议判罚。
云南玉昆对阵海港的时候,有争议的进球VAR就没介入审查。 京鲁大战中吴兴涵的黄牌改红牌却很快通过VAR确认了。
海港对成都蓉城的时候,魏震蹬踏对手脚踝只得了张黄牌,而泽卡类似的动作就被直接红牌罚下。
申花和三镇的那场比赛,郑浩乾的越位进球被取消了,但申花球员蒋圣龙的危险动作好几次都逃脱了红牌。
中国足协在2024年和2025年连续出台了一些改进的措施,包括建立裁判员“黑名单”制度,设立社会和裁判界内部的举报平台,加强对赛区超规超标接待裁判的监督监管。
2025年5月,足协发布了《关于进一步改进足球裁判执裁、培训和评议工作的若干措施》,提出了12条具体的措施,包括邀请亚洲精英裁判来执裁中超联赛,加强和亚洲主要国家裁判的交流力度。
尽管足协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,裁判的双标问题好像已经从个别的误判演变成了系统性的信任危机,涉及到技术工具的滥用、纠错机制的失效以及人才培养的断层等多重矛盾。
当VAR成了裁判主观意志的延伸,而申诉制度又没法提供有效救济的时候,联赛的公平性真的面临着根本性的质疑。
发布于:广东省